慈溪博物馆:三足蟾蜍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0-08-25 来源:同心苑

  博物馆

  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车水马龙中

  博物馆遗世独立

  记录城市的发展

  见证历史的变迁

  每个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

  兼具文物价值、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史料价值

  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

  是进入博物馆不得不看的珍品

  带你一睹浙江各地展馆的

  镇馆之宝

  聆听历史声音

  感悟先人智慧

  体味璀璨文化

  第一期

  让我们跟着

  慈溪市政协委员厉祖浩

  走进慈溪博物馆

  一起去看一看

  “镇馆之宝”

  三足蟾蜍水盂

  导览委员

  厉祖浩,慈溪市政协委员、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在民间,三足蟾蜍又被称为“金蟾”“金钱豹”,寓招财进宝、富贵祥和之意。

  慈溪市博物馆收藏的历代文物以越窑青瓷为大宗。这件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水盂,淡灰胎,质细腻,通体施湖绿色薄釉,滋润光亮。躯体为扁圆状,昂首伸颈,口微启,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头颈间有桃叶状角饰,颇富神奇色彩。后背微隆,器表布满象征赘疣的灵芝状乳钉装饰,两侧是如意形卷云纹。前有稍曲蹲的两足,趾间有蹼,后端弧收下敛,并有如尾状的独足(肢)支撑。蟾蜍体态轻盈而又充满灵气,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个造型的青瓷水盂十分少见,国内完整无损的仅剩这一件。

  这件国宝的出土,还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1983年12月10日,慈溪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袁展如听到一阵急促的电话铃,赶紧从三楼跑下楼,一接起电话,对方便火急火燎地说:“彭东乡出土一件罕见的文物,已经被转手了,速派人去抢救。”

  袁展如一看手表,已是下午两点多。这么短的时间,要从10公里以外的浒山赶到彭东,来得及吗?

  心牵挂着文物,此时迟一秒便有可能让文物流失。当时,慈溪不断出土青瓷等文物,境内的文物投机商已经活跃得很猖獗,稍一疏忽就会造成珍贵文物流失,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袁展如来不及多想,赶紧派童兆良去现场抢救文物。童兆良骑上自行车便出发,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骑行了一个小时才赶到彭东乡政府,并在当地人的陪同下,迅速前往出土地点,距离3华里以外的寺龙村。

  据介绍,这件文物是前一天上午,当地群众在寺龙桥头挖沙泥时发现的。出土后,立刻以30元的价格卖给了另外一个社员。社员买入后,秘而不宣,连村干部想看一眼都被婉转推辞了。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因为这件器物造型特殊,当时在场的人又很多,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听到这里,童兆良心里大概有了底,他估摸,再晚些时候,这文物便可能流入文物贩子的手上了,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位买文物的社员。

  到了村子,童兆良不动声色地召集所有社员座谈,认真宣传国家的文物政策和保护国家文物的重要性,还和买了文物的社员谈心,几个小时后,那位社员的心意动摇了,他当场表态,愿意将文物贡献给国家。

  水盂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当研磨的墨汁要干的时候,滴几滴水进去,防止墨汁变干,但又要防止水放得过多冲淡墨汁,几滴水恰到好处,现代喜爱书画之人,仍旧对水盂情有独钟。

  慈溪博物馆的这件“镇馆之宝”,造型独特,工艺精妙,蟾蜍身体的弧线充分体现人体功能学,功能性强,古人的智慧穿越时空,照耀后人。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