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29 来源: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今年,省政协把“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作为第一次民生协商论坛主题,葛慧君主席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民生协商论坛要生动活泼、注重效果的要求。陈小平副主席带领农业和农村委及相关界别委员、专家,组成3个调研小组,深入全省各地调研,召开有关部门和民宿、农家乐业主等座谈会13个,并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了解情况,认真分析问题,形成了推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我省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的总体情况

  自2003年以来,我省民宿和农家乐从“点上萌芽”向“产业集群”发展,呈现了方兴未艾的态势。截止2018年底,我省登记在册的民宿16286家,总床位超15万张,直接就业超10万人;农家乐经营户2.2万户,直接从业人员16.9万人。我省民宿和农家乐无论是数量、效益、质量及管理水平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为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促进城乡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注重创新、兴业富民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和农村部多次在我省召开现场会,推广浙江的经验。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成果,也是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二、我省民宿和农家乐提质增效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民宿和农家乐在提速发展后,面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的新要求,市场消费升级的新变化,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统筹机制有待完善。一是边界不够清晰。目前民宿和农家乐、乡村休闲酒店、农庄等业态相互并存,概念比较模糊,多业交叉、界线不清。二是管理不够顺畅。出现了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认定标准、数据统计和评价机制,省市县已有行业协会100多个,但组织化程度不高,同行内部纠纷和失信兜售侵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证照办理不够到位。最多跑一次项目中,已经有宾馆办证办照作为“一件事”处理,但民宿和农家乐办证还要跑多个部门,时间较长。

  (二)同质化比较严重。一是模式比较单一。随着民宿和农家乐井喷式发展,数量急剧扩张,有些地方盲目跟风,建设模式雷同,产品相对单调,业态不够丰富,全产业链发展不充分。二是个性特色不够明显。重建设轻文化,有的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当地元素,缺乏鲜明主题,缺乏体验交流,缺乏乡土和情感的传递。三是营销能力不强。民宿和农家乐单体经营为主,缺乏推销的有效渠道和平台,淡旺季反差大,相互杀价促销问题较多。大多数民宿和农家乐没有进入政府会议采购,不能接待境外旅客。有些民宿和农家乐精品意识不强,目标不清,服务水平不高,品牌树不起、打不响。

  (三)要素保障还需加强。一是经营管理人才短缺。有些民宿和农家乐业主和接待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营销人才、创意人才缺乏。年轻大学生、乡贤返乡从事民宿和农家乐行业的相对较少。二是公共服务有欠缺。现代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水电、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还覆盖不到有的偏远山区民宿和农家乐经营户。三是用地制约。主要是民宿和农家乐集中村,其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扩展提升面临用地“落地难”。还有部分民宿和农家乐权证方面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

  (四)安全隐患仍有压力。一是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由于特种行业权证办理标准控制,目前尚有10%左右的民宿没有特种行业许可证,有些消防设施配备不够到位。二是区域环境压力增大。民宿和农家乐发展集群规模扩大,也带来了交通、食品安全、垃圾处理、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三是监管能力不足。民宿和农家乐数量多、分布广,目前监管的主体是属地乡镇为主,有的人员较少,手段单一,预防风险和严格监控的能力较弱。

  另外,有些地方民宿和农家乐业兴民富,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存在民富村不强的状况。

  三、着力推动我省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建议

  下一阶段,我省民宿和农家乐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要按照健康规范的要求,着力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统筹水平。首先,进一步理清概念和内涵。针对乡村农旅发展的新业态,进一步理清不同业态的概念和内涵,坚持民宿姓“民”、农家乐姓“农”的定位,对乡村休闲酒店、农庄等,制订行业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其次,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上下协同管理机制,形成牵头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协会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避免政出多门、职责交叉。第三,进一步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破解发展瓶颈,建议在省政府层面出台高质量推动我省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

  (二)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一方面,要以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各地要按照特色经营和产业差异化发展要求,立足乡村区域优势、自然条件、环境承载力、游客来源等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市场定位,制订和修改相关规划,明确发展容量、功能定位,科学布局,避免盲目建设、无序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农文旅结合为重点,培育全产业链业态。要提升民宿和农家乐品质,注重聚焦特色产业,强化项目组合,大力实施“农家乐+”和“民宿+”行动,深度推进民宿和农家乐与旅游、农牧业、手工业、林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要大力挖潜古村落、农耕、地方风俗等文化内涵,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配套相关政策,做大做实产业业态,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一条龙式产业链。同时,要借鉴德清莫干山、长兴水口、嘉兴西塘等地做法,打造各具体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区域性品牌。要以“白金宿级民宿”和“五星农家乐”为示范,促进形成一批个性化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大相关要素支持力度。要把民宿和农家乐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的培育纳入乡村振兴人才保障系列,建立经营业主和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终身学习制度。相关大专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在旅游专业下开设民宿经营管理班,通过联合培养、定向委培等方式,为民宿和农家乐未来经营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要落实我省“两进两回”惠农机制,鼓励和引导毕业大学生、乡贤、经商人才等带着理念、资金、技术返乡参与民宿和农家乐的创业。要研究出台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完善水电、油气、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要帮助解决一些民宿和农家乐淡季客源问题,争取把更多的民宿和农家乐列入政府会议采购和工会疗养名录。要推动民宿和农家乐证照办理最多跑一次。积极研究办法,为民宿接待境外游客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快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建立省级或区域性民宿、农家乐管理基础数据系统,完善特定区域民宿和农家乐的管理监测与预判评估体系,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水平。要构建数据共享和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创新推介民宿和农家乐营销方式,打造集商户管理、分销商接口、客流预警、手机导航、政府服务、展示营销、政策引导、推介宣传、投诉反馈等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新型“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富民强村共进模式探索。鼓励村集体盘活大量闲置资源,收储改造特色民宿,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以创新资本的互换模式,鼓励外来资本加本土资源的参股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本着“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对民宿和农家乐规范办证后新增税收,上交县财政的部分将返还当地村,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规范管理。一是规范安全管理。要严格制订规范民宿和农家乐安全经营和日常监管的标准体系,落实安全检查管理长效制度。把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的规范管理,纳入浙江省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到人的“网格化”安全动态管理机制。要加强政府对规范经营、饮食卫生、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监督职责,实行公平、公正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尚未领取特种行业许可证的问题,消除隐患。探索政府与业主共担的财产、人身保险业务。二是规范行业管理。要建立健全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协会组织,赋予行业自律约束和综合服务职能,强化行业诚信管理,鼓励公平性竞争。建立经营业主诚信档案,督促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诚信管理体系。要协调处理区域公共设施管建养护、生态保护、游客投诉、业内农户纠纷等问题,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消防、食品和交通安全等隐患抓好督查整改,建立健全民宿和农家乐退出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和发展安全感。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